第六章 病理科冰冻快速室防控操作技术规范
  1.适用对象与原则:
  2019-nCoV防疫期间,应以保护医务人员安全为前提,根据情况开展冰冻快速诊断工作,如果冰冻快速的环境和设施不具备相应防护条件,可向直管部门申请暂停相关工作。有条件的病理科,对可能被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相关操作时,可参考本流程进行。
 
  2.环境管理
  按规定,2019-nCoV感染相关样本必须在具有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的实验室
(BSL-2)内进行相关操作。病理科如无相关条件,防疫期,慎重开展冰冻快速诊断。如确实必要:至少应有较科学的分区,具有独立的、具备紫外线消毒、通风功能良好的取材台的房间。实验室每天使用完毕后,环境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设备表面,实验台面及地面按规定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3.人员与环境防护
  3.1人员防护
  污染区,取材医生及冰冻切片技术人员,按照三级防护标准:必须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双层乳胶手套、一次性使用医用帽、护目镜/防护面屏和防护服,必须穿一次性鞋套。半污染区,诊断医生及辅助人员按二级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帽和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和穿防护服。在穿戴防护用品前需充分进行手卫生,参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氯、酒精或过氧化氢的速干手消毒液进行卫生手消毒。脱掉防护服也按照流程进行,并注意手卫生。
  3.2预约
  防疫期间,与临床手术科室沟通,如非必要,尽量不要申请冰冻快速诊断。不具备生物安全条件的病理科应拒绝阳性患者的申请。如果确实需要,要求申请冰冻快速的患者必须有2019-nCoV核酸检测报告,和最近1~2天的胸部CT检测结果,排除肺部感染。
  如果已经确诊肺部感染,则应该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择期手术。
  预约冰冻申请单需提前放入可杀菌的仪器内充分消毒(如80℃烤箱20分钟、紫外消毒箱标准操作等)。
  3.3标本接收
  由于冰冻切片诊断使用新鲜标本,最好使用专门通道、可密闭转运盒转运标本,接收标本后首先用75%酒精充分喷洒标本袋表面消毒。注意标识的核对与保护(含酒精和含氯消毒液会使某些标记消失)。
  3.4取材
  取材人员需按照三级生物防护全面穿戴防护用品,操作台通风需打开,按照正常流程取材完毕,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加足量固定液固定,并密封。冲洗取材台并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消毒。操作完毕后应迅速更换外层手套,将废弃手套放入专用垃圾桶回收,更换手套后用75%酒精喷洒标本袋表面消毒,然后将标本放入密闭的标本转运盒。取材完毕后剪刀、镊子、取材刀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戊二醛消毒液应使用试纸每天更换,并监测记录(附表1),取材台应紫外线消毒最少1小时并记录。取材和染色间应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或补充空气消毒。
  取材医生原则上停留在标本接收和取材工作区域,原则上不再参与其它区域进行的冰冻快速诊断。如果诊断显微镜与取材台同一空间,已经认定为污染设备,则取材医生可以使用干净的手套操控显微镜进行诊断。
  制片染色技术员与取材医生一同限制在污染区活动,防护规范与操作相同。若是在取材过程中有血液、体液喷溅到口罩或防护服表面,应立即更换防护
  用品,穿脱顺序见附注。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者过氧化氢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每步操作均应进行手卫生,防止沾染病毒。
  附注:三级防护用品穿脱顺序
  穿着防护用品顺序:
  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密合性检测)→戴一次性圆帽→戴护目镜/防护面
  罩→戴手套→穿防护服→戴全面性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穿鞋套→戴第二层手套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摘掉外层手套→手卫生→摘全面性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手卫生→脱防护服和鞋套→手卫生→摘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卫生→摘一次性圆帽→手卫生→摘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
  3.5切片与染色
  切片人员需全面穿戴防护用品,按照正常流程切片完成后,立即更换刀片,丢入利器盒,并密封,高压蒸汽消毒后,按传染性固体样本处理(需高压蒸汽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冰冻切片机内部打开紫外灯照射消毒,冻头底座清洗干净后,放入戊二醛浸泡消毒,完成后取出擦干备用。切片机外部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镊子毛笔等物品每日清洗,75%酒精浸泡消毒。每周工作结束时,应进行大清洁;彻底清扫切片机内部组织碎屑,擦拭干净后,大量75%酒精冲洗,并补充紫外消毒。削片时产生的碎组织放入专用黄色医用垃圾桶,使用两层防漏样本袋,加注10倍以上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后,转运至样本保存间,按相关规定处理。也可收集包装,在冰冻快速室高压蒸汽消毒后,按照医用垃圾处理。
  冰冻切片直接在冰冻切片机内使用预冷的固定液固定,固定前不得拿出切片机仓,不得使用电吹风加热吹干,防止气溶胶与环境污染。
  染色试剂按照传染性液体使用与处置。防止飞溅,及时消毒。染色设备和器械每日下班前预留充分时间清洁消毒。
  制片完成后的玻片,可用75%酒精擦拭后,交给诊断医师。原则上玻片仍然作为感染性物品进行传递和操作。
  根据防疫期操作流程的时间情况,与临床和医务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获取理解和支持,可适当延长冰冻报告时间。如非必要,尽量不在防疫期间开展冰冻快速诊断业务。
  3.6诊断
  诊断医师按二级防护:佩戴防护服、口罩、帽子和双层乳胶手套进行诊断,诊断完毕后需用75%酒精擦拭显微镜表面手与玻片接触区域,及周围环境。
  3.7资料保存
  具有诊断价值的玻片应该进行数字扫描或拍照。如果需保存,2019-nCoV传染期可考虑使用鼓风干燥箱(或烤箱)室温时放入,加热至80℃以上,计时烘烤
  30分钟以上,关闭电源,自然冷却后再戴干净手套从烤箱中取出放入干净的玻片盒内保存(以上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气溶胶污染)。注意玻片需要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容器传递。鼓风干燥箱仓门把手注意随时消毒。
  3.8报告发放
  快速报告通过医院报告系统发放,纸质报告单需使用专用紫外报告消毒机消毒后发放。
  3.9防护品处理
  使用过的口罩、防护帽子、防护服、鞋套放入专区专用的医用垃圾桶(双层黄色防漏医用垃圾袋)表面后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至废弃物品上进行消毒扎紧后,经专用通道按传染性废物,按医院流程转运处理。
  3.10环境消毒
  取材间应每天上班前进行紫外线消毒1小时以上,并记录(附表2)。有人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取材切片与染色间和诊断室也需用紫外灯充分照射消毒,必要时,下班前补充空气消毒和表面消毒。第二天充分通气后再进入工作区。
  3.11废弃物的处理
  3.11.1废液的处理:按1升水+4片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00mg/片)比例(即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3.11.2削片时产生的碎组织放入专用黄色医用垃圾桶,使用两层防漏样本袋,加注10倍以上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后,转运至样本保存间,按相关规定处理。也可收集包装,在冰冻快速室高压蒸汽消毒后,按照医用垃圾处理。

执笔 任家材 袁静萍 蔡航航 许三鹏
审校 章宏峰 王红莉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