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检测

步宏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教授、病理研究室主任,原四川大学副校长。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前任主委)
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全国病理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中文版》《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肺癌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等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常务编委。
  1、免疫治疗的机制及对肿瘤治疗带来的变革
  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后,这几年关于肿瘤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也知道,免疫治疗其实应该是很理想的一个方法,因为我们很早以前得到的知识就是人的细胞可能随时都在发生突变,但是人不一定要得肿瘤,非常归功于人的免疫清除的功能,之所以得肿瘤就是一个免疫逃逸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有了一些新兴的方法来打破这种免疫逃逸,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就是免疫治疗。
  2、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尽管我们知道,肿瘤的免疫治疗有很多可以不一定要筛选适应的人群,但是实际的临床实践中,还是需要先做精准的诊断,选出适宜的人群,才能够更好的让病人获益。所以对我们病理来说,这几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我们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从PD-L1的检测这一部分开始,病理所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虽然说,很多的检测还在路上,但是现在对我们病理来说,已经可以看到未来有很大的挑战。我们也知道,现在这个新的技术方法应该来说还在不断的完善,除了PD-L1的检测以外,像TMB、微卫星这些方法也都还在讨论,至少现在新的临床试验都是PD-L1免疫组化检测这个方面的工作。
  3、免疫检测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方向
  免疫治疗带来的免疫检测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问题,哪怕有蓝印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病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同的肿瘤要用不同的抗体,不同的药也要用不同的抗体,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同的判读方法。有的要看肿瘤细胞,有的要看免疫细胞,有的抗体对这个肿瘤不好,但是对另外一个肿瘤又是必须使用的,所以病理人现在也感觉非常迷茫。将来,都需要我们病理人来积极的来参与、来探索,来积累我们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免疫治疗也给病理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希望病理能够紧密结合临床,能够尽可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好多检测的方法还是基于临床试验,除了临床试验以外,一些病理方面的规律,甚至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方面的知识探索还不够,所以我们希望病理人能够更积极的行动起来,参与到免疫治疗有关的精准诊断中去,发挥我们病理的巨大作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