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成功举办“2021年分子病理检测与诊断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培训班”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于7月23日-25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银沙滩成功举办了2021年度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分子病理检测与诊断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知名病理学专家和教授,采用线下讲座、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授课,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病理同道现场参会, 2800余人线上参会。

  7月24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梁智勇教授、青岛大学副校长姜宏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李玉军教授分别作了精彩致辞和讲话,青岛大学医疗集团院长助理,分子病理诊断科主任邢晓明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青岛大学副校长 姜宏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 李玉军教授

  随后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带来一场题为《肿瘤分类的未来趋势》的精彩讲座。来教授介绍了肿瘤病理学分类的过去和现状,总结了目前病理学上依据分子特征归类的实例,提出恶性肿瘤是一类分子水平上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未来肿瘤治疗是基于分子改变而非形态差异,因此以泛肿瘤标志为基础的肿瘤分类是未来趋势,以泛肿瘤标记为靶点的新药开发是新的方向。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 来茂德教授线上授课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教授就《分子病理质控历程(2012-2021)》做了精彩授课。梁教授从临床需求增长、共识指南引领、室间质评、技术培训、示范实验室、多中心研究等6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分子病理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分子病理蓬勃发展的势头,并解析了质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强调要通过加强学习、强化管理、加强沟通及利用好资源4个方面推动中国病理事业的创新性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梁智勇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张波教授给大家带来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与相关分子标志》精彩讲座,阐述了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现状,明确指出依据患者肿瘤免疫标志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已成为大势所趋。张教授总结了包括IHC、MSI、TMB、TILS、IFNγ以及Neoantigen在内的多种免疫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分子检测手段和判读标准,及其对应的获批靶向药物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的操作流程,极大地丰富了参会人员对肿瘤免疫治疗的认识和理解。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张波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王坚教授为大家讲授了《分子检测辅助软组织肿瘤诊治》。王教授从WHO软组织肿瘤分类的演变入手,指出基于形态描述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分类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NCCN指南推荐的41种特异性融合辅助诊断标记和《中国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最后结合大量的疑难病例,展示了分子检测技术包括FISH、RT-PCR、NGS、IHC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强调分子检测助力软组织肿瘤诊疗,鼓励全国各级医院病理科开展软组织肿瘤FISH检测。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 王坚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张智弘教授带来的《肺癌分子检测新进展》精彩讲座,聚焦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肺癌分子相关检测。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检测已成为肺癌标准化诊疗中关键步骤。张教授详细阐述了我国肺癌人群EGFR、ALK、MET等分子标志物常见及罕见突变位点的检测意义、检测结果和靶向用药选择,指出相较于传统的Sanger,ARMS法及IHC等分子检测手段的局限性,高通量测序技术由于其高敏感度、高通量及高精确度等优势在未来肺癌分子检测中具有强大应用前景,使参会人员对我国肺癌驱动基因突变和检测情况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张智弘教授线上授课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陈刚教授带来的《分子检测在淋巴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精彩讲座,从淋巴瘤分子检测常用技术、检测实践和精准诊疗新动态三个方面,援引大量最新临床数据和文献,结合院内滤泡性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及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等多个诊断实例和经验,详细阐述了分子检测技术如FISH、NGS、IHC等在淋巴瘤辅助诊断、评估预后、用药选择及疗效预测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陈教授介绍了基于多组学研究的淋巴瘤分子分型体系及其临床应用,以及液体活检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参会人员收获良多。

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 陈刚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组长,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周晓燕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分子病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中常见问题》的精彩讲座,针对分子病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的搭建内容,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检测结果准确性以及与临床医生和患者沟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自身实验室建设经验和教训,为参会者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周晓燕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月平教授就《乳腺癌分子检测进展》作专题分享。刘教授重点讲述了乳腺癌PD-L1检测、Oncotype-21基因检测、转移性乳腺癌的ESR1突变分析以及非BRCA1/2致病胚系突变的乳腺癌分子特征。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运用的不断推进,新的具有靶向治疗意义的驱动基因将不断被发现,为曾经治疗失败的病例带来新的生机,并为寻找更具潜力的有效靶点提供参考。

河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月平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郭凌川教授为大家带来了《NSCLC液体活检临床应用进展》的精彩讲座。郭教授表示,液态活检作为分子检测的重要内容,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疗中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郭教授从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血浆游离DNA等主要液态活检技术的分离提取、结果判读、临床应用和靶向用药指导等方面,结合自身检测经验,生动阐述了液态活检在临床诊疗中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 郭凌川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临床病理中心副主任马杰教授线上为大家带来了《实体肿瘤变异解读与规范化报告的思考》的精彩讲座。马杰教授从NGS报告解读的困惑、体细胞变异的致病分级、NGS报告的临床分级几个关键问题,以及NGS报告举例四个方面,对NGS报告的解读和规范化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目前的CSCO和NCCN指南均关注治疗,缺乏变异致病性分类方法,通过马杰教授对该领域的深入思考和讲解,对NGS后的生信分析全面的把握,对胚系突变、体细胞变异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达到NGS报告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

河南省肿瘤医院临床病理中心副主任 马杰教授线上参会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吴焕文教授讲授了《分子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应用》精彩议题,聚焦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在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靶向用药中的指导作用,指出早期高级别子宫内膜癌进行分子分型将极大助益患者靶向治疗和预后,同时,吴教授通过结合院内诊断和检测实例,对比和分析了TCGA分子分型的几种检测手段如PCR、NGS及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优缺点,有助于参会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参会人员对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认识和理解。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吴焕文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滕梁红教授带来的《脑胶质瘤分子病理进展及新分类初探》。滕主任介绍了2021版WHO脑胶质瘤的新分类及分子病理进展。新分类中更加强调分子病理检测在脑胶质瘤诊断的重要作用,一些特定的分子特征的预后可以超越组织学级别。新版分类中,脑胶质瘤的分级原则发生了较大改变,分级数字由罗马数字改为阿拉伯数字,由以前的给每种肿瘤类型分级改为一种肿瘤类型内的分级。将弥漫性胶质瘤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儿童型具有某些独特的特征。此外,提出“局限性生长的星形细胞瘤”用来描述一组具有特殊生长方式的胶质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滕梁红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尹文娟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卵巢癌临床分子病理诊断研究进展》精彩讲座。尹教授首先总结了卵巢癌各亚型的形态及分子特征,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样癌等,并通过系统解读2021版NCCN上皮性卵巢癌分子检测指南,结合院内多个BRCA基因突变患者应用分子检测指导临床进行传统诊疗和靶向用药的实例,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卵巢癌中分子病理检测和诊断的应用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尹文娟教授

  最后,大会执行主席邢晓明教授在会议闭幕式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专家辛勤的教学指导,希望病理界同仁能够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动分子病理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分子病理诊断助力传统病理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预后判断依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子病理诊断科主任 邢晓明教授

  7月25日上午,参会人员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分子病理诊断科进行实操培训和参观交流。由分子病理诊断科冉雯雯、王晓囡及肖雨婧带领学员们分批参观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子病理诊断科收发平台、PCR平台、FISH平台、一代及二代测序平台,并由学员实际操作流式细胞学和基因重排等分子检测内容,现场交流和学习氛围热烈,学员们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子病理诊断科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给予了赞许和肯定。

  为期3天的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班受到广泛好评,影响力深远。学员们纷纷表示领略专家风采之外,深入了解和学习了最新的分子病理知识和技术,与病理同仁互相交流学习,极大推动了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工作的实践和应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