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活动——天津站

  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1月30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寻访团来到了全国寻访活动的渤海明珠天津,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副会长、天津市病理学会主委、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孙保存教授,一起探望了谭郁彬、范嫏娣两位病理学家。
  天津,海河之畔的一颗渤海明珠,在这里我们要探寻两位中国病理大师,天津医科大学谭郁彬教授和范嫏娣教授,两位教授都是从事病理工作半个世纪,为我国病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在他们的身上印刻着中国病理事业发展的足迹,他们的一生也是新中国病理事业不断发展的一生。
著名病理学专家--谭郁彬教授
  寻访团首先来探望的是着名病理学家谭郁彬教授,谭教授在家门口迎接了寻访团一行人,虽说已是92岁高龄,但谭老身体硬朗,思维清晰,温婉热情,与到访的专家一一握手,2015年11月,他获得了“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者,了解并记录他不平凡的人生,和对中国及天津病理事业的毕生奉献。
寻访团丁彦青教授、丁华野教授、孙保存教授
  谭郁彬教授1924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蓟县的山区农村,“七七事变”(1937年)前后在北平四中就读,1941年10月因不堪日寇统治离开北平到河南洛阳,于1942年8月考入前中央大学医学院,在四川成都修完医学基础课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复员南京继续临床课的学习,1947年6月到天津中央医院(旧卫生署所属,解放后改为天津市总医院,天津医学院成立后定为附属医院)实习,一年期满毕业后留任内科助理住院医师。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11月响应祖国召唤参加天津市抗美援朝医疗队为志愿军伤病员做医疗服务,翌年2月回津,任天津市总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当时内科主任朱宪彝教授受命筹建天津医学院,从临床遴选青年医师,经名牌院校基础学科培训后转为基础教师师资,经自愿报名后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由着名病理学家胡正详教授主持的病理高师班学习,1953年结业回天津做医学院病理学科建设和病理学教学工作。曾任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和基础部主任、内分泌研究所所长等职。天津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市属医学院校,按朱宪彝院长的办学理念,以基础~临床密切结合为特点,新建的病理学科要成为临床基础结合的一个亮点,一担挑起基础教学和临床病理诊断两项业务。除了建立病理教学组,还要改建和新建附属医院原有尸体解剖房和病理检验室,负责附属医院和全市的尸检和临床病理诊断业务。随着天津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病理检验工作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工作愈做愈大,讨论会从原来的小型十几个人发展为数百人的大型会议,吸引了广大临床医师参加并赢得医务界的称赞。
谭郁彬教授
  “从入门就是读您的书,您在全国病理界影响很大,大家都很尊重您。”丁彦青教授对谭老讲到,随后丁华野教授也说到:“我们几个病理学会联合起来,要把中国老一代病理家的风采留下来,传承下去,让青年一代病理工作者能够有感恩传承的精神,知道中国病理的发展历史及地区病理发展史。您作为天津病理创始人之一,对新一代的病理工作者有什么期望,您可以和我们谈一谈。”
  谭老听后,认真思索了片刻讲到:“我是感觉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啊,主要是认真学习,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习,而且要学习新的东西、新的经验,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要能够进步的话,那你必须得学习,包括向同辈学习甚至于晚辈学习,这是提高病理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办法,也是病理学界对国家贡献很重要的一点吧;现在我看比我们那时候病理界的情况要好一些了,现在政府也逐渐开始重视病理学科的发展,而且国外的交流比以前要多了,国内的交流我看病理做的还是不错的,每年都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主要希望未来能更好。”
  孙保存教授也说到:“谭主任当时参加中华病理学杂志工作,每周都去一趟北京,为中华病理学杂志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谭郁彬教授
  谭老非常热爱病理诊断本职工作,在1995年退出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工作岗位后,继续坚持总医院的病理诊断工作,并参加“天津市病理会诊中心”的病理会诊和青年医师的培养工作,始终关心病理事业的发展。
各位专家与谭郁彬教授合影留念
  最后,谭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在此也期望谭老健康长寿。
著名病理学专家--范嫏娣教授
  接下来寻访团来探访的是着名病理学专家是天津人民医院病理科的范嫏娣教授,一进家门口就受到了她的热情的接待,如今她也已年满八十七岁,但话声掷地,思维清晰,精神十足,2015年获“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以表示她对中国及天津病理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者。
范嫏娣教授
  范嫏娣,1929年12月12日生于法国巴黎,父母均为留学生,母亲为妇产科医师,父亲为化学技师,任职于商品检验局兼当法文翻译,1936年在上海上小学,1939年随父母至昆明后曾到云南西双版纳佛海县,一年后回到昆明上初中(天南中学),马约翰任名誉校长。抗战胜利后重回上海就读于晏摩氏女子中学,1948年毕业,考入上海沪江大学英语系,1949曾随父母到台湾,1950年从台湾转学至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1954年毕业,统一分配至北京建筑工程部华北局职工医院妇产科,结婚后调至天津第二中心医院(现天津人民医院)妇产科,1957年改选病理科,后一直从事病理工作,直到2009年80岁时退休。
  曾任天津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曾协同王知难主编《实用卵巢肿瘤学》,协同张宝麟、江昌新共同主编《王德延肿瘤病理诊断学》,协同上海第六医院刘伯宁主任共同翻译《胎盘病理学手册》。
  1980年2000年因赴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探亲,曾两次赴该市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病理科作为访问学者,师从于Doffman教授学习淋巴瘤及Kempson教授学习妇科病理。
  在与范老交谈中,丁彦青教授说:“您是病理界的老前辈,为我们的病理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是我们的老一辈专家,所以我们今天来拜访您,来看看您。”范老此刻面露微笑地讲到:“呦,这个我可不敢当,我其实也没做什么。”“你写的书,我们是读您的书成长起来的,您作为我们的专科(妇产科)病理专家,您做出了很多成绩,您可以和我们年轻病理医生讲讲期望。”丁华野教授也说到。随后范老从自己在华西医科大学求学,再到分配至北京和天津工作,讲述了自己扎根天津病理的曲折过程。从一名妇产科大夫转做一名病理科医生,范老没有任何的犹豫,一手组建了天津人民医院病理科,并且工作至八十岁高龄才退休,她也感叹这一晃就是八十多年,时间过的真快,如今她的学生也已撑起一方,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留在这片热土。
  作为妇产科病理专家,范老讲到:“病理工作很重要,在美国病理医生是大夫中的大夫,所以它担负的责任相当重了,要有责任心,工作要十分严谨。”范老也期望年轻人能够沉下心去学习,从中发现病理的乐趣,为我国病理事业的进步做出新的成绩,在国际病理界也要有自己的声音。
  病理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需要青年一代去了解中国病理走过的角角落落,更要懂得学会感恩,感恩那些曾经为病理事业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的老一辈人,向他们致敬。
各位专家与范嫏娣教授合影留念
  最后,范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留念,在此也期望范老健康长寿。
 
  【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91360.com,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