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只是测定DNA的序列,和站在机器前拍一张X光片是一样的。基因测序的结果拿到一个由A、G、C、T组成的文件。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全国大肠癌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中发布了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诊疗专家共识》。
众所周知,细胞病理学检查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创、能够重复检查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在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疾病诊断中,尤其是宫颈细胞学检查。
近日,20家美国着名学术机构、药物诊断开发商的联合项目--液体活检数据库Blood Profiling Atlas正式启动。作为癌症登月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推进血液分析与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膀胱恶性肿瘤的0 35%-0 75%,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预后较差。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最先进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
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科的常规实验技术,旨在帮助病人诊断癌症,辨别分型,作用不容小觑。
肝病是二十一世纪扼杀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重大元凶,并且肝病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并发症也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如果肝病不加以及时治疗就会引发恶劣的后果,对我们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多基因检测相比传统检测更能全面覆盖肿瘤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患者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供更多参考,治疗效果更佳、毒副作用风险更小,提示患者可能的遗传风险。
2016年10月28日-3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肠癌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穿刺活检并不是一个新技术,它是一个肿瘤在治疗之前确诊的手段,这项确诊技术的发展历史在国内大概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了,很多肿瘤都需要确诊,确诊的方式又有很多。
胃一点癌属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微环境、免疫、炎症、自噬、新生血管破坏、应激、微生态等角度对胃一点癌的发生机制提出假说,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背景:在美国的宫颈癌筛查中,HPV(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且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患者会被建议立即进行阴道镜检查。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疾病,各分期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大概在14%左右。组织学上,食管癌被分为上皮和非上皮来源的肿瘤。
HIV首次进入美国的时间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虽然有证据表明它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美国,但只分析了1980年之前来自非洲的样品的菌株基因组。
2016年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宣布成立精准医疗实验诊断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在最近五年飞速发展,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做为精准医疗的基础,之前市场上的报告都集中关注于基因测序。于是原本红火的基因芯片技术沉寂了不少。
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
第十四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廖宁教授接受了采访。
脾脏作为主要原发部位的淋巴瘤并不多见,一旦发现多数情况下是原发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累犯脾脏,准确类型对临床治疗重要。但对脾淋巴瘤的深入理解一定是基于其正常结构之上的。
《支气管与肺细胞病理学诊断》收录大量正常支气管与肺细胞学形态及炎症、癌前病变和癌导致的细胞学改变图片,可供病理科、呼吸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妇产科病理学》对女性生殖道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扫一扫下载91360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