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教授进行的安罗替尼研究中纳入了NET G3和NEC G3,希望能得到抗血管生存药物对NEC的有效性。安罗替尼已经在NSCLC进行了研究,有一定效果,所以抗血管药物或许对NEC有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依荷芭丽·迟教授分享了神经内分泌肿瘤G3的诊治进展,G3的神经内分泌瘤(NET)与G3的神经内分泌癌(NEC)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不同。
近期,《中华病理学杂志》正式发布了“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在会上我们有幸聆听了该指南执笔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的精彩解读。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以CTLA-4或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成为了强有力的新治疗方案。
之前一直都在看CCCF学员的学习笔记,已经收益匪浅。此次真切地在现场聆听讲解,并跟着肖书渊等教授一起读片,更是感慨领悟颇多。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BT)=非典型增殖性浆液性肿瘤(APST)。
EBV+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EBV+LPD)是指EBV感染的一组具有谱系的淋巴组织疾病,分为增生性、交界性和肿瘤性三个阶段。
AACR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今年AACR大会主题为“综合性癌症科学?全球影响?个性化患者护理”。
我是一名病理技师,常年与福尔马林、二甲苯相伴,习惯了在弥漫着刺鼻气味的实验室工作。
胎儿肺间质瘤(fetal lung interstitial tumor,FLIT)为2010年描述的罕见新生儿期肺间叶性肿瘤,目前报道不足20例。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主任对我说:病理科的工作是要谨慎又谨慎,发报告时要慎重又慎重。要紧密联系临床,因为病理学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ohamad Hamieh和Michel Sadelain博士等通力合作,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的研究,为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治疗的攻击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
2019年3月18日,FDA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power133批准了PD-L1抑制剂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Tecentriq)联合化疗(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
据了解,FUBP1在成年人大脑中广泛表达,主要在神经元的细胞核中可以被观察到。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 NL)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HR是指利用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上未受损的同源序列作为模板,修复损伤链的过程。
2019年3月16日~21日,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要领导步宏教授和卞修武教授等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国内百余位病理专家赴美参加了108届北美病理学年会。
美国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等全球多家研究中心的40多位医学专家联合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首次描述肠道微生物影响免疫治疗背后存在的具体分子机制。
近日发表在 JAMA oncology 杂志上的一项调查研究,非常有趣,研究者想确定疾病标签是否在低风险恶性肿瘤的患者决策中发挥作用,并确定疾病标签效应的大小与治疗和预后的偏好相比到底如何。
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新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竟然可以利用机体内的免疫调节剂促进其自身发生“免疫逃逸”。
《支气管与肺细胞病理学诊断》收录大量正常支气管与肺细胞学形态及炎症、癌前病变和癌导致的细胞学改变图片,可供病理科、呼吸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妇产科病理学》对女性生殖道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扫一扫下载91360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