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6月18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寻访团一行人来到兰州,在这里将探望两位老一辈病理学专家--赵俊生教授、杨小鸿教授,大半个世纪,他们为甘肃及全国病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坚守信念,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们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走过半个多世纪,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2016年6月18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寻访团一行人来到兰州,在这里将探望两位老一辈病理学专家--赵俊生教授、杨小鸿教授,大半个世纪,他们为甘肃及全国病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坚守信念,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们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走过半个多世纪,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在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王金穗主任和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刘斌主任的陪同下,专程探望了两位病理学专家。
著名病理学家赵俊生教授
寻访团一行人首先来到探望的是著名病理学家赵俊生教授,她一路走来,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她始终觉得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有多少坎坷,她都愿将毕生献身于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
刚接触赵老,远远不像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她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话语清朗,热情好客,邀请大家入座,尤为亲切。赵老知道这次的活动也很感动,谢谢是她见到大家说的最多的话,或许这两个字最能代表她的心情,喜悦和欣慰,犹若一次行家的聚会,每聊起一句便会勾起对那一时代的回忆,放佛还在昨天。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每次见到这些年迈的老教授,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敬业奉献,不计得失,仁心仁术,杏林春暖。
访谈中
赵俊生,满族,中共党员,1936年8月17日生,辽宁省辽阳市人。1954年9月至1959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五年)学习,1959年7月毕业时响应祖国号召支援大西北的建设,与爱人大学同学一起来到兰州工作,1959年9月分配至兰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至2000年从教达四十余年。1986年至1989年兰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副主任,1989至1999年任兰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兰州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兰州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至1989年任中华医学会甘肃省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1989年至2004年人中华医学会甘肃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1990年至2005年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全国病理学会第五、六、七届病理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第五、六届理事会理事,1996年至2005年被聘为《中华病理学杂志》第六、七届编委,《诊断病理学杂志》第一、二届编委,1990年被推荐接纳为亚太地区病理学会联合委员会委员,入编《中国当代医师大全》,被中国医学基金会国际医学互联网络委员会邀请为甘肃会诊中心病理专业会诊专家。
主要从事心血管、呼吸、消化及肿瘤病理学研究,专长胃癌及肺癌的病理研究,先后在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论文有《良恶性胃溃疡旁粘膜病变比较的病理学研究》(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并已收入《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早期胃癌旁病变的病理学研究》(发表在《中华消化杂志》)。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三项。
教学认真,治学严谨,不仅为甘肃省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才和病理专业人才,而且学生遍及全国及欧美,现在都是知名病理学专家。曾获得兰州医学院优秀教师、甘肃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荣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其中4人考取博士,3人出国深造)。退休后在兰州立山病理会诊中心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从事疑难病理会诊工作十余年。
赵老部分笔记
赵老部分荣誉
刚刚入座不久,刘斌主任就对赵老说到:“赵老师,我们这次活动是中国病理人足迹的寻访活动,两位丁教授专程到兰州看望老一辈的病理学专家,首先来看望的就是您,想把老一代专家的事迹和影像记录下来,以勉励年轻一代病理人的成长和进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我们病理现在需要这么一种精神。”
随后,丁彦青教授谈到:“赵老师,正如刘主任所讲,我们在全国走访八十岁以上,对我们国家病理做出大贡献的老专家,今天我们到兰州首先看望您,您是我们德高望重的前辈,想让您谈谈,在几十年的病理工作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其次是您在培养年轻人方面有没有什么寄语,有没有什么建议,您都可以和我们聊一聊,在这里我们都是年轻人。”
赵老在听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后,很高兴,想了片刻说:“时间过得真快,我昨天晚上知道你们要来,我就想了想我们一起毕业一起来的十几个人,现在也差不多走了一半儿了,很高兴你们能来看望我们,其实我们也没有做什么,我现在所做的也是我的老师所交给我的,身教重于言教。”
为赵老颁发纪念牌
紧接着,到访专家为赵老颁发病理人足迹纪念牌并献花,合影留念。
赵老随后回忆到:“我那时候是去协和进修,教我们的老师都是大教授,非常敬业,非常认真,我们就是在他们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言传身教,就能让我们感觉到病理事业值得我们去倾注自己一辈子,他们在工作当中不管是科研、教学、临检都十分出色,我还记得光记笔记差不多就有十几沓活页纸,呵呵。”
“就说在西北吧,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我是54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59年毕业,当时我们是六百多人,二十多个班,大部分都支援西部,我们班主要是青海和甘肃这边比较多一些,我们当时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
话到这里,丁华野教授说:“当时的中国医科大学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的人,很多人都是从那里出来的,支援各个地方,边疆的很多地方都有那里的人。”
合影留念
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西北,在这一方土地上,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这恐怕是她现在最宝贵的财富,病理是她一辈子的伙伴。
赵老特意找出了几十年前的笔记,摆在桌子上,泛黄的活页纸上,规整的笔记,手绘的精美图形,都是那么的严谨;也有老照片,有自己的老师,也有自己的学生,没一张照片都是一幅画,都能回忆许久。
最后,赵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著名病理学家杨小鸿教授
接下来,寻访团一行人探望的是著名病理学家杨小鸿教授,杨老怕大家找不到地方,特意到楼下迎接与到访的几位专家,四十年来仁心仁术,泽被苍生,为病理甘心竭力,但杨老却乐此不疲,他说他喜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病理学专家的世界。
杨小鸿教授
杨小鸿,86岁,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主任医师,195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病理专业,见证了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
1954年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独立建科,担任负责人,科室成为国内医院为数不多的最早独立建科的病理学科之一。在此期间,不仅开展外科病理活检工作,还首先在全省开展了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及尸检工作。担任着医院内外大量病理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病理学,一切以病人为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汲取医学之精华,为病理学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在科室累积了较高的声望,树立起威信。
1988年担任病理科主任,从此带领全科工作人员开启了病理工作的新篇章。1989年组建了全省第一个免疫病理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免疫病理诊断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这两项技术为疾病的分子分型及治疗提供了相应依据,填补了甘肃省内该项技术的空白,由此成为病理学甘肃省领军人物。任职期间,先后担任了中华医学会甘肃省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电镜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军区病理专业组组长等职务,在任期间先后发表了大量专业相关文章,获得多项军队及省内科技进步奖。
1991年离休,此后,杨主任依然心系病理事业,在业余时间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用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提点后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病理人,对病理学专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2015年被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授予中国病理事业特殊贡献奖。
为杨老颁发纪念牌
对于杨老,刘斌主任接触的最多,他讲到:“杨主任是我们总院病理科的创建者,他一来就开始做病理。”
杨老笑着说:“我刚来的时候,总院原来是没有病理科,只有化验科,化验科里面有部分的病理科的职能,后来我就说逐渐地开始成立病理科,慢慢地去发展。我是57年到协和去进修过一次,那时候通过考试什么的,教我们的老师都是佘铭鹏教授等等,他们真的是大教授,给我们的指导也都很到位,十分受益。我这一辈子,主要就是做病理这么一项工作,从我内心来讲,是很喜欢病理的,这和我们在坐的都一样,但是这个工作的责任很大,一点也不能够马虎,平时也是需要去学习,不断地去学习,工作上兢兢业业,才能够做出一些成绩。”
合影留念
执着果敢,为人正直,从来没有讲过条件,扎根西北,奉献自己,探望的时间不是很长,从上学聊到了工作,从工作讲到了退休,没有那么拘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和,回忆也是一种幸福。
刘斌主任随后也说:“杨主任的付出很多,在人才培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带了一代又一代的徒弟,杨主任的徒弟遍布西北地区,为西北病理人才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杨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我们在此也祝愿他健康长寿。
【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91360.com,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