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检查:附皮组织一块,体积1*0.9*0.6cm,皮肤面积1*0.6cm,皮肤中央见一稍隆起区,面积约0.8*0.5cm,切开切面灰白灰黄质中,切面积0.8*0.4cm。
形态学特征:复合痣,呈基底朝上的楔形外观。痣细胞大部呈上皮样,局部呈梭形,胞浆丰富嗜酸,泡状核,核仁明显,易见多核细胞,偶见核分裂像。
低倍镜下,皮损呈对称的楔形外观,表面稍隆起,侧缘规整。
中低倍镜下,呈复合痣形态,痣细胞片巢状分布,基底部痣细胞胞浆、胞核、核仁均变小,并逐渐过渡成单个细胞。
中倍镜下,痣细胞大部呈上皮样,局部呈梭形,胞浆丰富嗜酸,泡状核,核仁明显。
高倍镜,痣细胞大部呈上皮样,局部呈梭形,胞浆丰富嗜酸,泡状核,核仁明显。多核细胞易见,色素缺失,不见核分裂像。
免疫组化特征:S100(+),SOX10(+),MelanA(表层散在+),HMB45(-),CK(-),Ki67阳性率约5%。
S100(+)
SOX10(+)
MelanA(表层散在+)
HMB45(-)
Ki67(表层)
Ki67(深层)
病理诊断:Spitz痣
讨论
定义
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
Spitz痣相对常见,但非常重要。原因在于该病虽为良性,但在组织学上容易与恶性黑色素瘤混淆。将Spitz痣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并导致过度诊疗,将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Spitz痣则会导致漏诊,影响患者生存期。
ICD-O编码:8770/0
临床特征
Spitz痣相对常见,在儿童中约占所有色素痣的1%。通常为孤立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和未成年人,偶见于新生儿,约80%的患者小于20岁。诊断成人Spitz痣需慎之又慎,因为病变可能为恶性黑色素瘤而非良性的色素痣。
病理形态
1.大体特征:Spitz痣初始生长较快,后趋于稳定,皮损表现为粉红色或红棕色半圆形丘疹或结节。好发于头颈、四肢及躯干。通常<1cm,富含血管。Spitz痣很少形成溃疡,除非因人为摩擦而造成损伤。
2.镜下特征:Spitz痣以复合痣的形态最为常见,亦可表现为交界痣和皮内痣。典型Spitz复合痣起源于表皮,后向真皮内发展,常表现为基底朝上的楔形外观。病变常对称,侧缘边界清楚。
Spitz痣由上皮样细胞和(或)梭形细胞组成,细胞轻度异型,但与恶性黑色素瘤不同的是,Spitz痣细胞在同一层面上的异型性程度较一致,即相同深度的痣细胞团大小、形状、细胞核和核仁大小以及色素沉着情况都较为类似。随着深度的加深,Spitz痣细胞逐渐成熟,细胞、细胞核、核仁变小,胞浆变少,并逐渐向单个细胞过渡,可出现较为明显的进行性纤维化,恶性黑色素瘤则无此种表现。
Spitz痣的上皮样细胞有一定多形性,常可见多核,有一个或多个体积较大的嗜酸性核仁。细胞可排列成巢和群,但粘附性不强。胞浆丰富嗜酸,可无色素或色素较浅,有时呈毛玻璃样,常见核内胞质假包涵体。核分裂较活跃,但常局限于表层,无病理性核分裂。Spitz痣的梭形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嗜酸,泡状核,核仁小而嗜酸。
3.免疫组化:表达S100、NSE。HMB45的表达常限于真皮表浅部位。真皮表浅部位的少量细胞表达MIB-1,而恶黑中所有肿瘤细胞均表达MIB-1。Spitz痣Bcl-2常阴性或弱阳,而大部分恶黑强阳。典型Spitz痣不表达P53及CD40。
分子遗传学特征
Spitz痣多数细胞为二倍体,总体无染色体异常,但25%的病例显示有额外的11p。另外,9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少有有报道,而9号染色体缺失是恶黑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鉴别诊断
1.恶性黑色素瘤:与Spitz痣相比,肿瘤细胞呈现出无序的生长方式,侧缘常不规整。核分裂像可见于病变深部,亦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伴有原位黑色素瘤时,瘤细胞可有Paget样扩散,而Spitz痣表皮上层虽偶可见单个痣细胞,但一般不会发生Paget样扩散。真皮全层HMB45表达是恶黑的诊断指征。CyclinD1在恶黑中高表达,在Spitz的表浅部位可以强阳,但会随深度增加表达减低,表明痣细胞逐渐成熟。
2.非典型Spitz痣:总体类似良性Spitz痣,但伴有某些非同寻常的表现。例如当Spitz痣底缘见扩大的痣细胞巢,成熟现象受损时;或皮损深部出现多个核分裂像时。非典型Spitz痣这个名称表明此类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良性Spitz痣,提醒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皮肤病理学.Phillip H.Mckee, Eduardo Calonje, Scott R.Granter主编,朱学骏,孙建方主译。
2.WHO皮肤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Philip E.LeBoit等原著,廖松林主译。
3.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朱学骏,涂平,陈喜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