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的发展已有近300年历史,从器官病理到组织细胞病理,再到当今的分子病理,每一阶段都是连续不可分割的。
如何设置分子病理实验室、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确保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为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提供可靠准确的实验结果,亦成为病理科发展建设的重点。
将分子检测与传统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结合,对于淋巴瘤的正确诊断、早期发现、预测药物疗效,改善疾病分期标准,预测转移和复发方面有重要作用。
NIH发布“精准医疗”白皮书,呼吁所有人共享基因数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超过千万美国人都患有色盲症,但是Maureen和Jay Neitz博士的研究如果成功的话,这一数字将急剧下降,而且这一刻将很快到来。
利用新方法,研究人员分析了提取自受害者骨头和牙齿的历经数世纪之久的病原体。可解码致命疾病。
华盛顿——星期四,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一种标准方法,用于确保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时的DNA检测的准确性,可以说,此举打开了通往基因药物新时代的大门。
本文介绍了分子病理在分子诊断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前景及其标准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提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是我国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是亮点不亮、高度不高,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基因检测费用较高,阻碍了患者对于该技术的体验。据了解目前基因检测的费用在1 6 万元左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两三年或将降价,基因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检测的主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黑色素瘤中的特征性基因突变、分子检测方法及新的个体化治疗进展,同时重点阐述了BRAF和KIT基因突变及FISH检测在黑色素瘤诊治中的作用。
9月17日,由人类遗传学家、医学研究人员和其他专家组成的小组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递交了一份蓝图,计划招募100万名美国人进行遗传和健康长期研究。
分子病理检测即为完成分子病理诊断而进行基因变异状态检测,具有增加诊断的准确性、改善预后的评估;区别不同基因类型的病人,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在T细胞抗感染、抗肿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近几年,基于个人基因水平的精准医疗正逐渐成为目前临床上肿瘤预防和治疗的主流。个体化医疗、伴随诊断(Companion Diagnosis,CDx)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关键。
《JAMA》主编、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和公共卫生学教授Howard Bauchner在大会上指出,未来几十年大数据会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
北京胶质瘤会诊中心作为国内首个多院多科合作胶质瘤会诊机构,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世界专业的脑胶质瘤诊疗技术。
精准医疗,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说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 ,前景广阔。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院发布了长达100多页的《精准医疗项目集群——建立21世纪医学研究基金会》的白皮书,呼吁所有人共享基因。
《支气管与肺细胞病理学诊断》收录大量正常支气管与肺细胞学形态及炎症、癌前病变和癌导致的细胞学改变图片,可供病理科、呼吸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妇产科病理学》对女性生殖道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扫一扫下载91360客户端